說起心理學多數人有一定的了解,心理學我們知道是一個嚴謹的科學,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二者皆有。對于一些不了解心理學的來訪者而言,在他們眼中心理咨詢就是聊天。為什么心理咨詢一定要繳費呢?我跟咨詢師說了大半天,咨詢師也不給出解放方案,我還不如找個朋友,找個朋友,朋友還能幫我出出主意。接下來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站在來訪者的角度,為什么一定要收費
從來訪者來講:
01
對于錢的態度和反應,也是你帶給咨詢師你的信息的反饋,為咨詢師提供了關于你的信息,對于了解你、提供幫助以及這樣一種關系模式對你的人格成長都是有幫助的。心理咨詢就是要打破你舊的行為、思維模式,建立一種新的模式。如果免費,首先就意味著來訪者已經是“看低”了自己,或來訪者自己覺得被看低了,是一種恩惠,對其自尊也是一種傷害。這看似“示弱”的表象,卻不知其背后“無償占有”的心理模式對自己心靈的康復已經埋下了潛在的障礙。而付費,則體現了來訪者對咨詢師職業價值的認可,是認同以“付出”來“換取”他人勞動的價值取向。只有懷著“價值等同”的求助咨詢才會獲得預期的效果,來訪者也會有一種平等的尊重,有利于咨詢的開展。
02
咨詢收費本身是一個克服自身內心矛盾敢于信任的心理過程,其存在一定的心理治療和不良人格矯治作用:心理咨詢的過程需要咨詢雙方配合,由表及里,由始至終,共同努力并肩作戰的過程,不收費的心理咨詢,來訪者在接受治療時主動自我探索和改變自己的動力往往不足,總希望咨詢師舒舒服服地把困擾自己很久的問題解決,這種等待他人援助而自身不作為,不付出即想收獲的觀念本身就是一種病態觀念,這更需要矯治;同時收費服務對來訪者的就診行為也是一種行為上的規范,在約定的時間內按與咨詢師約定的內容進行咨商,本身對增強來訪者者的自我意識,責任心,自我控制能力等都有積極作用??释玫綗o償“幫助”的心理背后,包含有不對等不健康的心理情態,會使其咨詢效果預后不良—因為你沒有適當的“付出”,沒有正式咨詢關系的約束,在內心里很可能不會去珍惜和在意咨詢的過程(比如約定的時間,作業與互動要求)以及咨詢師的建議和指導的,而且還可能會因隨意的自主“放棄”而導致咨詢半途而廢。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