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內心活動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心理咨詢。說起心理咨詢有一個問題困擾了很多人,就是為什么心理咨詢一定要收費,并且收費頗高。有很多的來訪者,看到收費就放棄了心理咨詢,寧愿在自己的心靈之牢中倍受困苦、忍受折磨也不愿意去進行心理咨詢。為什么做心理咨詢一定要收費,還有很多別的規矩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從咨詢關系來看:
1
從付費與約定咨詢開始,來訪者與咨詢師之間就確立了正式的咨詢關系,各自即擁有了相應的權利和需要承擔的義務,以保證和維系咨詢過程的進展順利。來訪者為尊重咨詢師的時間必然會主動配合按時就診,咨詢師進入服務角色后也必然更盡心盡力,雙方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咨詢效果才能得到保證。
2
心理咨詢行業規定:不允許咨詢師為自己的親人或好友進行正式的咨詢,而需要“轉介”;要求對來訪者的隱私權予以尊重和絕對保密;要求對因故難以維系咨詢關系的咨詢予以轉介;咨詢師不得與來訪者建立除咨詢以外的任何關系......等等。這些,都需要以規范的咨詢關系為基礎,才會有相應的制約和保證。收費問題對心理咨詢產生著各種影響,弗洛伊德對費用的要求非常嚴格。他認為不收錢的精神分析對患者的治療無益,也自然減少了治療者自己的收入。因此,他強調精神分析與醫學的其他領域不同,即使是朋友,熟人或自己家的人,也必須收治療咨詢費。咨訪者的關系,有時甚至勝于朋友或親人。為了保持現實上的距離,收費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