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心理學人們關注比較多的應該是心理咨詢,而說起心理咨詢多數人對心理咨詢的認知是來看心理咨詢的患病程度是十分嚴重的一類人,但實際上心理咨詢的對象是你,是我這樣的普通人。解決的是一些焦慮疑惑等普通的心理問題。
與大眾認知不同的是,嚴重的心理疾病是心理治療師所負責的
那么為什么心理咨詢的對象是普通人,與我們多數人的認知是相反的呢?
說起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一下心理咨詢的定義,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納對于心理咨詢的定義是這樣的:
心理咨詢是一門專門向他人提供幫助的一門職業,在關系當中助人者的手段以及所創造的氣氛使來訪者更積極的對待自己和他人
心理咨詢是咨詢師幫助來訪者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的一個工具,心理咨詢能夠為人們提供全新的體驗和人生經驗,幫助人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和社會,改善自己對于外界的不合理思維以及反映,能在生活中處理好各種關系,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以便更好地發揮個人的內在潛力,實現自我價值。
需要知道的是,心理咨詢并不是只針對心理問題進行治療,心理咨詢的重點是生活中出現的不良情緒,像焦慮情緒、抑郁情緒,關系之間的困惑以及常見的情感困惑,這是心理咨詢最為常見的一類咨詢
在咨詢中很咨詢師常見的方法是傾聽,并且通常不會為來訪者過多的建議,咨詢師是希望來訪者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這就要求來訪者要有著清晰的頭腦,所以心理咨詢的目標群體是普通人